于寺学校初三化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说明:1.本卷共有五大题,24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Cu64
Cl355
Ca
40
Na23
3.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
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
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纳米铜
B.金刚石薄膜
C.优质燃煤
D.干冰
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怎么增加了?
3.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
坚硬、
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4.有关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82mL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氧化铜粉末
C.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成10mL酒精溶液
5“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
理念
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
6.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爆炸,使得“碘”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焦点。实验室从海藻中提
取碘,
有如下化学反应:2NaI+Cl22NaClI2,这一反应所属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
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溶
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50
A.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仍是饱和溶液
度40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g30
20
10
0
t1
甲乙
t2温度℃
fC.t1℃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8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溶解D.t2℃时,在100g水中放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9.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
系如右图。关于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