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或其主要出入口附近)
⑤市政公用设施(变电所、煤气调压站的位置要根据城市规划市政管网入口方向,并要求处于负荷中心,地势避免低洼。锅炉房设于下风位,并有燃料、废渣运输车道。垃圾收集站应靠近便于清运的车行道,并注意掩护)
f
6绿化系统: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地等非公共绿地区内生态、防护绿地。为增大绿化效率,应充分利用空间,发展垂直绿化,提高绿化质量。①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②与各种活动场所、住宅建筑空间、公共建筑环境相结合③植物品种选择考虑植物生态,适应地方气候土壤条件,反映地方特色
第四章1住宅建筑选型考虑哪些因素?①依据国家现行住宅标准②适应地区特点③适应家庭人口结构变化④利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简称“四节”)⑤注重提高科技含量⑥利于规划布置⑦合理确定住宅建筑层数2住宅的合理间距(计算题P6466页)
f
※建筑气候区划: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辽宁北Ⅱ山东、北京、天津、宁夏、山西、河北、陕西北、甘肃东、河南
北、江苏北、辽宁南Ⅲ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东、福建北、
四川东、陕西南、河南南、江苏南Ⅳ广西、广东、福建南、海南、台湾Ⅴ云南、贵州西、四川南Ⅵ西藏、青海、四川西Ⅶ新疆、内蒙古西、甘肃西
①La(H1H2)②L’bL3住宅群体空间组织(P6869页图)
住宅群体空间组合: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4近宅空间环境、庭院空间环境(了解P75页)
第五章1公建设施配套按功能性质分类:①教育②医疗卫生③文体④商业服务⑤社区服务⑥金融邮电⑦市政
f
公用⑧行政管理等2公建设施的规划布置一、沿街布置
①沿街双侧布置②沿街单侧布置③步行商业街二、成片布置:院落型、广场型、混合型三、混合布置:沿街和成片相结合四、其他布置3P101106看表(重点)
第六章1居住区各类道路的最小宽度:①机动车行道单车道宽335m双车道宽665m②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单车道宽15m双车道宽25m③人行便道设于车行道一侧或两侧的人行便道最小宽度为1m,其他地段人行步道最小宽度可小于1m。如人行便道的宽度超过1m时可按05m的倍数递增④人行梯道当居住区用地坡度或道路坡度≥8,应辅以梯步并附设坡道供非机动车上下推行,坡道坡度比≤1534。长梯道每1218级需设一平台
f
2在安全视距的清除范围内,规定不得设置12m视线高度以上的障碍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