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请求解析。也说是DNS不存在http的吞吐率限制,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加实际服务器的数量。特性1可以根据用户IP来进行智能解析。DNS服务器可以在所有可用的A记录中寻找离用记最近的一台服务器。2动态DNS:在每次IP地址变更时,及时更新DNS服务器。当然,因为缓存,一定的延迟不可避免。不足:1没有用户能直接看到DNS解析到了哪一台实际服务器,加服务器运维人员的调试带来了不便。
f金信润天
官方网站:wwwru
timewhcom
2策略的局限性。例如你无法将HTTP请求的上下文引入到调度策略中,而在前面介绍的基于HTTP重定向的负载均衡系统中,调度器工作在HTTP层面,它可以充分理解HTTP请求后根据站点的应用逻辑来设计调度策略,比如根据请求不同的URL来进行合理的过滤和转移。3如果要根据实际服务器的实时负载差异来调整调度策略,这需要DNS服务器在每次解析操作时分析各服务器的健康状态,对于DNS服务器来说,这种自定义开发存在较高的门槛,更何况大多数站点只是使用第三方DNS服务。4DNS记录缓存,各级节点的DNS服务器不同程序的缓存会让你晕头转向。基于以上几点,DNS服务器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量均衡分配,最后,是否选择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方式完全取决于你的需要。三、反向代理负载均衡这个肯定大家都有所接触,因为几乎所有主流的Web服务器都热衷于支持基于反向代理的负载均衡。它的核心工作就是转发HTTP请求。相比前面的HTTP重定向和DNS解析,反向代理的调度器扮演的是用户和实际服务器中间人的角色:1任何对于实际服务器的HTTP请求都必须经过调度器2调度器必须等待实际服务器的HTTP响应,并将它反馈给用户前两种方式不需要经过调度反馈,是实际服务器直接发送给用户特性:1调度策略丰富。例如可以为不同的实际服务器设置不同的权重,以达到能者多劳的效果。2对反向代理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要求高,因为它工作在HTTP层面。3反向代理服务器进行转发操作本身是需要一定开销的,比如创建线程、与后端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接收后端服务器返回的处理结果、分析HTTP头部信息、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频繁切换等,虽然这部分时间并不长,但是当后端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时间非常短时,转发的开销就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请求静态文件,更适合使用前面介绍的基于DNS的负载均衡方式。4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监控后端服务器,比如系统负载、响应时间、是否可用、TCP连接数、流量等,从而根据这些数据调整负载均衡的策略。
f金信润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