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中没有发现的错误。
第二步是通过设计测试用例,执行待测程序来跟踪比较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来发现错误。
2人工检查:
1、检查算法的逻辑正确性:确定所编写的代码算法、数据结构定义(如:队列、堆栈等)是否实现了模块或方法所要求的功能。
f2、模块接口的正确性检查:确定形式参数个数、数据类型、顺序是否正确;确定返回值类型及返回值的正确性。
3、输入参数有没有作正确性检查:如果没有作正确性检查,确定该参数是否的确无需做参数正确性检查,否则请添加上参数的正确性检查。
4、调用其他方法接口的正确性:检查实参类型正确与否、传入的参数值正确与否、个数正确与否,特别是具有多态的方法。返回值正确与否,有没有误解返回值所表示的意思。最好对每个被调用的方法的返回值用显示代码作正确性检查,如果被调用方法出现异常或错误程序应该给予反馈,并添加适当的出错处理代码。
5、出错处理:模块代码要求能预见出错的条件,并设置适当的出错处理,以便一旦程序出错时,能对出错程序重做安排,保证其逻辑的正确性,这种出错处理应当是模块功能的一部分。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表明模块的错误处理功能包含有错误或缺陷:出错的描述难以理解;出错的描述不足以对错误定位,不足以确定出错的原因;显示的错误信息与实际的错误原因不符;对错误条件的处理不正确;在对错误进行处理之前,错误条件已经引起系统的干预等。
6、保证表达式、SQL语句的正确性:检查所编写的SQL语句的语法、逻辑的正确性。对表达式应该保证不含二义性,对于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达式或运算符优先级(如:、、、、、、等)可以采用扩号“()”运算符避免二义性,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代码的正确可靠,同时也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7、检查常量或全局变量使用的正确性:确定所使用的常量或全局变量的取值和数值、数据类型;保证常量每次引用同它的取值、数值和类型的一致性。
8、表示符定义的规范一致性:保证变量命名能够见名知意,并且简洁但不宜过长或过短、规范、容易记忆、最好能够拼读。并尽量保证用相同的表示符代表相同功能,不要将不同的功能用相同的表示符表示;更不要用相同的表示符代表不同的功能意义。
9、程序风格的一致性、规范性:代码必须能保证符合企业规范,保证所有成员的代码风格一致、规范、工整。例如对数组做循环,不要一会儿采用下标变量从下到上的方式(如fori0ii10),一会儿又采用从上到下的方式如fori10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