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改造
集体备课
备注
课题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三大改造》导学案
课型
新课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
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2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
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引导学生认识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二、学习重难点:1、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2、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三、预习感知1农产品满足不了
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
的要求。
2引导农民参加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
3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
4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
的高潮。
(创举:
政策)
5到1956年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
制的转变。
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阶段。
6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
、
、
等缺点。
的高潮。制度在我国建
四、合作探究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什么是三大改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改造农业的原因2.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
械化农具。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4土改完成后,农民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二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
f1.如何对农业进行改造呢?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2.说说对农业改造的结果是怎样的。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3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样,也是引导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