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主要桩法,也是形意拳中各种套路的起势、收势,该拳种的各种技法都是以三体式的各种要求为基础,所以,该桩法既为人门必修,又是高层功夫所需。三体式体现了形意拳的太极、两仪、三节、四梢、五行、、七星、八字及八要、九数等要领,因此,练三体式也即是练习形意拳的精华。“三体重生则万物生”,三体式又可变化为各种拳式,为各行形拳之母。如果说五行拳、十二形拳是形意拳之母拳,那么三体式则是“母拳”之“母”,是形意拳之源。因此,有“万法出于三体式”之说。
所以,历代武林前辈都对站桩情有独钟,不惜耗费数年心力站桩。一般来讲,自拜师入门,至少要站桩三年,三年内基本不学套路,每日早晚苦练站桩,师傅满意后,才始学它拳。这样固然能达到站桩的目的,为以后学拳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久站伤身”。
首先,由于站桩时要求双腿双臂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日久天长,随着功力精进,肘膝部位已成定型,结果双臂双腿既不能伸展,也不易弯回,纵然举手投足合乎要求,可肢体己“废”。而且年愈老,其弊愈甚,既不美观,又影响生活起居。
笔者曾遇不少形意名宿,其腿臂俱弯,难以伸展,形体很不美观,就是因为站桩过甚,导致身体变形。
所以,我认为,没必要遵守旧俗,一味要求习者都站桩三年,尤其是身体尚处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更不宜多站,并且要定活步三体式相结合来强化桩功,务必姿势准确,合乎规则,不必过于注重“功力”锻炼。
其次,站单一桩法,身体难免会发僵,僵则肌肉紧缩,影响气血运行。久之,其祸更大,为以后行走不便埋下祸根。
第三,站桩固然能够稳固周身、坚实根基,但是不能决定步法的灵活,而步法的水平直接影响拳术水平的高低。步型是步法的基础,步法是步型的衍生,二者相辅相成,练拳时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心。步型稳固而步法不灵,实战时不能及时上步,必贻误战机;步法活而步型不稳,飘浮无根,站立尚且不稳,何谈实战所以,既要练步型稳固,又要练步法灵活,达到“起如风,落如钉,把势走动如猫行”的境界。
f笔者在多年的习武生涯中,受启蒙恩师、山西省太谷县车派形意拳名师程联友所传三线步及山西省灵丘县新子母绵掌传人范品师父所传子母绵掌步法的启发,改变传统三体式站桩方式,创新了四种活步三体式,演绎出三种风格的五行拳,分别对应四种活步三体式。
定步三体式包括正异两种三体式。
一、正三体式
正三体式就是寻常意义上的三体式,各流派形意拳练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