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与凸轮接触,当凸轮打开气门时,机油再被挤出,目的就是保证挺柱一直与凸轮接触,有了这个就不需要留气门间隙了。
老师还对我们讲解了涡轮增压的原理,我本身也是非常钟爱涡轮增压的,于是我对涡轮增压作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这样也就意味着同样一台的发动机在经过增压之后能够产生更大的功率。就拿我们最常见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经过增压之后,动力可以达到24L发动机的水平,但是耗油量却比18发动机并不高多少,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就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尾气排放。涡轮又分为
1)机械增压系统:这个装置安装在发动机上并由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从发动机输出轴获得动力来驱动增压器的转子旋转,从而将空气增压吹到进气岐道里。其优点是涡轮转速和发动机相同,因此没有滞后现象,动力输出非常流畅。但是由于装在发动机转动轴里面,因此还是消耗了部分动力,增压出来的效果并不高。
2)气波增压系统:利用高压废气的脉冲气波迫使空气压缩。这种系统增压性能好、加速性好但是整个装置比较笨重,不太适合安装在体
f积较小的轿车里面。
3)废气涡轮增压系统:这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涡轮增压装置了,增压器与发动机无任何机械联系,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增压器安装在发动机的排气一侧,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所以增压器的工作温度很高,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增压器进行冷却。维修费用很高。
4)复合增压系统:即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并用,把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结合在一起,来解决两种技术各自的不足,同时解决低速扭矩和高速功率输出的问题。这种装置在大功率柴油机上采用比较多,汽油机上采用双增压系统(复合增压系统)的车型还比较少,大众的14TSI发动机采用了这一系统。其发动机输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噪声小,只是结构太复杂,技术含量高,维修保养不容易,因此很难普与。
通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应该是10万公里的使用寿命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大部分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只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