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作业
前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重点知识模块包括:1)数据库设计、2)用SQL实现建库、建表、查询、更新、和创建视图、3)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设计。针对这三个应用能力,用一个案例作为背景,布置三次大作业。在校大学生都能理解“图书管理系统”的应用场合和业务流程。因此,以图书管理系统作为案例来布置作业,可以降低业务分析难度,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消化与技术应用上。本文档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系统的需求,第二部分提出ER模型设计和关系模型设计的任务;第三部分提出在SQLServer中,用SQL语句来建库、建表、查询、更新数据、创建视图的任务;第四部分,根据应用需求、安全需求和数据完整性要求,提出设计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的任务。每个任务之前,都给出了完成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学生可以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每个任务是一次大作业。第一部分案例的需求描述
本部分描述“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学生通过阅读本部分内容,了解系统的功能要求、运行环境,对系统所需的数据有总体认识,作为三次作业的基础。11需求故事洁是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员,她找到程序开发小组“枫”,请他们帮助开发一套管理程序。他们围坐在一起,开始以下对话:洁:你们进来都看到了,那几排大柜子,全都放满了书,很多教师来借书,管理起来越来越难,希望帮我开发一个管理软件。枫:你希望软件提供哪些功能。洁:首先是能登记和查看图书信息,借书和还书的时候要方便操作。对于我来说,看图书的状态很重要,就是说要知道哪些图书已经借出去了,哪些书已经过了借阅期,此外还要做一些统计表……大概就是这些吧。枫:你怎么登记借书呢?规定的借阅期有多长?过了借阅期怎么办?洁: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工号,我就计工号和图书的ISBN号。不同类型的书借阅期限是不一样的,比如文学作品的借阅期规定是15天,教学参考书的借阅期限是半年。有的人不自觉,过期好久都不还,我现在是翻记录本一个个地找,然后打电话到他的部门,并且发催还邮件。枫:同一ISBN只有一本书吗?洁:是的,现在把书分成这样几类:教学参考书、文学作品、学术期刊、学术专著。枫:你想统计一些什么数据洁:主要是分类统计图书册数和价值、图书借阅次数。我们想知道哪些图书最受欢迎。枫:阅览室是你一个人在管么?洁:阅览室有两个人。我们俩都有一台计算机,最好两台计算机都可以用上这个软件。12需求分析1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