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服、骑着嘴衔稻穗的五色仙羊降临此地,把稻穗赠给百姓,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从此,广州便有“羊城”、“穗城”的美称,“五羊”也成为广州的象征。
广州始建于公元前214年。最早建城时的名字叫任嚣城。商代时广州地区称为“南越”,周代时又有称为“百粤”、“南海”。春秋战国时,广州地区南越民族与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往来,并归属于楚国,划为南楚,据府志、文物记载,曾于广州建立“楚庭”也叫楚亭,归属楚国。现越秀山上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书写“古之楚庭”,故在秦代以前,广州又有“楚庭”之称。
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由此得名,古代广州曾是广州3张三朝十主的古都,分别为南越国、十国南汉、南明。唐代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唐代广州已形成牙城、子城和罗城的“三重”格局。南汉又将兴王府广州城规划为宫城、皇城和郭城。宋代是广州城市的重要时期,1068年在子城东广州2张
扩筑东城,五年后为保护新兴西部商业区和外商聚居地,又扩筑了西城,形成了三城格局。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广州城,合宋元三城为一城,此后又进一步扩大市区,对旧城进行了改造,并向北部和东部扩展,加筑外城,使广州城形成东至今越秀路、北抵
f越秀山、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一德路、万福路一线,周长105公里。到清代又增修东、西两翼城,向南拓至珠江边,形成了广州今天老城区的格局。后因扩展公路广州城墙拆除。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