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相互交融、和谐发展r
社会中的人都表现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不可避免的要与社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之一,自然也脱离不了其社会属性。r
企业存在的本质也许就是科斯在他论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是为了减少交易成本。但这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我们的关注点在于:企业的存在,自然的表现出向社会提供某种特定服务的属性,而社会在接受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企业一定的回报。这里的社会是指企业所面对的,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在内的企业生存发展所需面对的环境的总和。如此周而复始,企业通过不断改进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质量,提高社会对服务的满意度和对企业的认同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又表现为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特定服务。r
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社会环境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又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在两个层面: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特定服务企业存在的价值表现;为社会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改善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度。前一个层面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若企业不能提供社会满意的特定服务亦或社会对该种特定服务的需求发生转变而企业并没有跟进这种转变,那么企业将因为其没有承担起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而被淘汰出局。第二个层面的社会责任则是在企业生存的前提下,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现。这个层面的社会责任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尽可能的消除因自身发展而对外部环境带来的破坏;企业要努力改善自身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环境;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社会义务、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r
不同的企业应在社会责任履行中有所倚重r
企业发展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很难有企业能在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都尽善尽美,因此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前,应有明确的社会责任发展规划及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明确自身发展的社会责任选择。r
从企业性质角度看,不同性质的企业都肩负着一定的企业社会责任,但由于国有企业多处于国民经济中较为重要的行业和领域,其本身的发展对于推动行业和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较其他企业而言,承担着更为重要的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