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第四中学高超
在讲完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节后总体感觉心情愉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达成了预期目标。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了问题串,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在问题讨论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寻找多种方案。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上课时的兴奋状态是不多见的。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此节课的成功之处:1、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课的开始,首先表演了一个紫花变色的魔术,为了揭开此魔术的神秘面纱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后面的教学中,一共设计了四个实验,实验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2、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蜡烛熄灭的现象总结出哪些二氧化碳的性质?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③矿泉水瓶中的水浇到紫花使其变色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解释死狗洞的谜题?⑤如何进入长时间不开的地窖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3、教学方法得当,教会学生学习
对比实验的利用: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这时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我将实验进行改进,准备一朵紫色干花,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水,改进后不但节约原料,实验现象对比很明显,一举两得。同学们循序渐进的进行猜想假设设计实验,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兴趣盎然的攻破了难点。
f科学探究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猜想探究,结合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二、不足之处:1、引课没有前后呼应,用魔术紫色小花变色引课,讲课后没有找学
生解释分析魔术的奥秘,没有做好知识的首尾呼应。2、语速过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