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从容说课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抽象、难懂的,而且非常容易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以致错误地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因此,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是学生学好这一章知识的前提条件之一。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关系的角度来导出的。这种推导,有利于学生对摩尔质量的了解。在进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时,教材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进行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本节课采用以生活实际引入,通过启发、推理、对比、讲解等教法,让学生从我们熟知的知识来理解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等概念,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另外,在进行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教学时,应该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在进行关于摩尔质量的计算教学时,还应强调解题格式的规范化,规范化的解题格式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物质的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
启发、对比、推理、讲解、练习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用具
第一课时:投影仪、胶片第二课时:投影仪、胶片、一杯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新课]让学生称量1粒小米、1粒大米的质量,然后再称量100粒小米、100粒大米的质量。结论为用托盘天平难以称量它们1粒的质量,而称100粒的质量是极易办到的。而小米、大米都是宏观物体而不是微观粒子,可见肉眼看不到的单个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更难以称量。那么,科学上是用什么物理量将一定数目的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与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物质的量”。[板书]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一课时[讲解]就像长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温度可用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一样,物质
f的量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