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或不用诃子、白芍,以防留邪于内;如果热毒盛,应加金银花、连翘;腹痛甚,加乳香、没药;黄疸重,则应重用栀子加茵陈;热毒已解,泄泻不止者,则可重用诃子、白芍,加乌梅、石榴皮,少用或不用大黄。在应用本方时,如果与白头翁汤配合使用,则效果更好。可针带脉。
(三)血瘀腹痛
母畜产后瘀血未尽,或胎衣部分停滞其间,可引起腹痛。马属动物肠系膜瘤所造成的血瘀气滞,亦可引起腹痛。
临床上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肠系膜动脉瘤引起的慢性腹痛,现代兽医学称之为血塞疝;一是产后瘀血未尽引起的腹痛,属于现代兽医学中的假性疝痛之一。
f血塞腹痛时,患畜经常发生腹痛,多在使役中发作,起卧不安,前肢刨地,或仰卧朝天。痛有间歇,在间歇期患畜一如常态;谷道入手检查,在肠系膜根处可摸到有拇指头到鸡蛋大的肿瘤。治宜健脾理气,活血化瘀。方用七补散加减。官桂、茴香、益智仁各45g,青皮、陈皮各30g,葱、酒适量温脾理气;乳香、没药、自然铜各30g活血化瘀;当归、川芎、白芍各30g活血补血;川楝子20g杀虫。减杏仁、滑石、木通;体壮痛剧者,可加三棱、莪术适量。
产后腹痛时,患畜产后腹痛卧地,回头顾腹,慢草或不食;有时从阴道流出带紫黑色血块的恶露;口色发青,脉象沉紧。治宜补血活血,化瘀止痛。方用四物汤:熟地45g,白芍45g,当归45g,川芎30g,加桃仁、红花、炮姜各30g。本方是治疗血虚血滞的基础方剂。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当归养血和血为辅药;白芍养血敛阴,川芎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为佐使。从药物配伍关系看,地、芍是血中之血药,芎、归是血中之气药,两相配伍,可使补而不滞,营血调和。
(四)食滞腹痛
为草料所伤之症。乘饥饲喂太急,采食过多;或骤然更换草料;或采食易发酵饲料或霉败饲料,停滞胃腑,不能化导,阻碍气机,引起疼痛。长期采食含泥沙过多的饲料或饮水,沙石积于肠胃,不断沉积,阻塞气机,亦可引起疼痛。多于采食后不久发病,肚腹疼痛,急起急卧,或前肢刨地,有时食道有逆蠕动;口色赤红,舌苔黄腻,脉沉紧。本证即现代兽医学中的过食疝。
治以消食化滞为主,并应先行导胃。不宜灌大量药物,如用药,可选用曲麦散之类。如:六曲50g,麦芽、山楂各40g,陈皮、枳壳、厚朴各40g,青皮、苍术各30g,甘草15g,共为末,开水冲,候温加生油40g,白萝卜1个,同调灌服。灌服。“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谷料过多,饲喂无节,造成脾胃失职,宿谷难消,料毒积于胃肠,不能运化,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