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αhTph其中的αh叫做微分节流效应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f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a24.放气范围P173:Wr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27.喷淋密度P176: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