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注重挖掘地域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生态理念,形成“一景、一业、一貌、一品”,彰显村庄特色。
53节约用地、合力共建
531合理确定村庄的规划区范围、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村庄规划应依法使用土地,科学统
f筹配置,不应占用基本农田。532应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废弃空心房及设施等,用于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533村庄规划编制应深入农户实地调查,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公示规划平面图,经县级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53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政府引导,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
6建设规划
村庄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a)依据区域内村庄发展的综合条件,确定村庄的职能等级类型和结构。b)规划区范围,综合评价村庄的发展条件,提出村庄建设与治理、产业发展和村庄管理的
总体要求;c)住宅、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能源供应、环保环卫、污水处理、畜禽养殖场
所等基础设施、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建设等要求;d)公共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布局、建设要求;e)对耕地、林地、草场等自然资源的保护;f)对祠堂、古树落、古建筑等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g)综合防灾、减灾等具体安排。
7村庄建设
71土地利用
711村庄各类建设项目符合相关规划。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地红线不突破。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712各种用地符合政策,实施占补平衡,确保耕地保有量。
72房屋建筑
721按《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要求,根据当地村民生活习惯、地形与外部环境条件,以塑造乡村建筑风格,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风格为主导。新建住房应引导集中建设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配套、特色明显”的村镇住宅区。722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符合规划,院落空间组织合理,格局协调,倡导绿色建筑。723住宅形式、体量、色彩和高度等协调美观,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卫生、方便的原则,按照村庄规划建筑风格,按当地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设计房屋位置、结构、通道、庭院、围墙、门户、卫生设施、畜禽圈、沼气设施等家庭生活设施,体现地域和民俗特色、时代风貌,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住宅卫生标准应符合GB9981。723应设置标准门牌,体现乡村风格和地域特色。
725实施危旧房改造、整治和废弃空心房综合利用。保障农房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