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
姓名:单位:
摘要
学号: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关键词内容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战略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大举措首先它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需要。本世纪前半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同样明确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3500美元这个发展目标,实际上是分阶段落实邓小平所提“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步的发展战略。即是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实际上,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不能再继续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因为它违背科学发展观,是经济起飞初始阶段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粗放的增长方式,依靠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由于资源和环境的瓶颈约束已经出现,如果没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根本不可能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十七大报告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节中,谈及“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一句话,要实现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经济的科技含量。一些创新型国家成功经验的榜样作用,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民族国家追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