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药剂学模拟题
一、名词解释1.药典:
2.
热原:
3.粘膜给药系统:
4.置换价:
5.靶向给药系统:
二、举例说明下列物质在药物制剂中的主要作用和用途是什么?1.PEG6000:2PEG400:3丙三醇:4丙二醇:5苯甲酸:6苯甲醇:7NaHSO3:
f8HPMC:9淀粉:10滑石粉:11EC:12硬脂酸镁:13三氯一氟甲烷:14环氧乙烷:15甘油明胶:16卡波姆:17PVA:18β环糊精:19CO2:20羊毛脂三、回答下列问题1何谓药物的分配系数?测定药物的分配系数对药物制剂研究有何意义?2.何谓助溶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3.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关?改善粉体流动性咳采用哪些方法?4.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方法有哪些?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方法有哪些?5.何谓包合物?将药物制成包合物有何优点?
f6.写出湿法制粒压片和小针剂制备工艺流程?7.脂质体的剂型特点是什么?8.生物技术药物有何特点?9.中药剂型选择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10.在药物制剂设计研究时,防止光化和氧化可采取哪些措施?四、根据抗坏血酸分子结构特点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知识,结合药剂学实验,试设计制备10抗坏血酸注射液(规格为500mg:5ml)1000ml的完整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并进行处方分析(抗坏血酸原料药按100投料计算)参考答案:
处方:维生素C主药100g依地酸二钠(络合剂)005g碳酸氢钠(PH调节剂)490g亚硫酸二钠(抗氧剂)20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配制:在配置容器中,加处方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搅拌均匀,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二氧化碳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用垂熔玻璃漏斗与膜滤器过滤,溶液中通二氧化碳,并在二氧化碳气流下灌封,最后于100℃流通蒸汽15mi
灭菌。处方及工艺分析:1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式结构,显强酸性,注射时刺激性大,产生疼痛,故加入碳酸氢钠(或碳酸钠)调节PH,以避免疼痛,并增强本品的稳定性。2本品易氧化水解,原辅料的质量,特别是维生素C原料和碳酸氢钠,是影响Vc注射液的关键。空气中的氧气、溶液PH和金属离子(特别是铜离子)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因此处方中加入抗氧剂(亚硫酸氢钠)、金属离子络合剂及PH调节剂,工艺中采用充惰性气体等措施,以提高产品稳定性。但实验表明,抗氧剂只能改善本品色泽,对制剂的含量变化几乎无作用,亚硫酸盐和半胱氨酸对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