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能够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前全球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创新已成为发展的动力之源。当今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表面上看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与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高素
f质人才的竞争。而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更需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重要基地,使命光荣而艰巨,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塑造一批知识宽厚、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创业能力、能够应付未来社会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说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二)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能够缓解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多,教育部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2003达212万人,2004年达280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年达413万人,2007年达495万人,2008年达559万人,2009年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610万人。虽然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大幅增长,但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企业的重组等原因导致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增加幅度却很有限,甚至在有些行业就业岗位数呈现负增长,由此导致了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岗位数之间的数量差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缩小,离校毕业生待业的情况由开始出现变得日趋严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循着以往“等、靠、要”的思想去找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于社会。高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强创业创新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积极投身于创业创新的潮流,在社会上形成大学生积极创业创新的气候,并且在大学生
f创造新财富的同时创造新的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接受社会挑战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大大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
(三)开展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能够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大多素质不高,企业科技含量偏低,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难以进一步创业创新、做大做强做久。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产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