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这一形象历来褒贬不一。她一方面是封建淑女的完美典范,另一方面又是一个顽强地追求现实功利的功利主义者,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可与王熙凤、贾探春、林黛玉相媲美,同时她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作者对她推崇有加,又对她颇有不满。而她最终的悲剧性结局,既体现了作者对世俗理想的否定,也完成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
在《红楼梦》塑造的中众多个性鲜明、丰满的人物当中,薛宝钗无疑是最难给予评价的一个。你无法像对其他小说人物那样简单的把她归入“好人”或“坏人”之列。一方面,她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而且稳重温柔,识大体顾大局,是完美无瑕的大家闺秀的典范;另一方面,她在骨子里是一个追求现实功利的现实主义者,并且她的现实主义价值观又不象王熙凤那样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面前,而是深深地隐藏在封建淑女的外衣之下,具有极大的迷惑性。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她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使薛宝钗这一形象具有了更多的文化阐释意义。而最终的悲剧性结局既表现了封建女性在整个封建大厦倒塌之下的无可逃遁的悲剧命运,又体现了作者对薛宝钗世俗理想的否定和抛弃,从而完成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本文通过对薛宝钗人生理想,功利价值观,独特个性及作者的态度和她的悲剧意义的分析来全面认识这一人物形象。
一、薛宝钗的人生理想薛宝钗是以一名候选入宫的少女身份进入我们的视线的。薛家是皇商,曾有过“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辉煌历史,堪称“商业帝国”。但到了小说开始的时候,薛家的经济、政治势力却趋于没落了。薛宝钗之父早逝,哥哥薛蟠又是个不成器的,“一应经济之事全然不知”,各省及京中的生意“渐亦消耗”,可见这个商业帝国已岌岌可危,后继无人了。薛蟠在金陵抢买侍妾,闹出人命,这场官司的了结还得依靠贾王两家的势力。贾雨村在了断此案之后,“急忙作书信两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可见薛家在社会地位上必需依仗贾府。在薛家经济政治都出现严重危机之时,小说写到薛姨妈送女儿宝钗进京备选,让宝钗入宫当嫔妃或充才人赞善之职。我们知道四大家族皆联络有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见在当时社会各大家族通过联姻,通过裙带关系可以保护甚至增强自己的实力。而在封建社会里,拥有最高权势的自然是被称为“九五至尊”的皇帝了。如果薛宝钗备选成功,那么薛家就有可能成为外戚,薛家就有了一座更加牢固的靠山,薛家的政治经济力量就有可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可以说薛宝钗的备选成功与否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