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领袖常常是行业中的主导厂商,通过计算其需求函数决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用市场需求减去其他厂商的供给量,得出就是它的需求曲线。价格领袖通过使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选择产量。市场价格就是价格领导者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在那个价格水平上,价格追随者供给市场上的其他需求。
5试述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的本质。企业存在的本质是降低交易成本。市场是由各个交易主体构成,由价格机制配置各种要素。可以说,任何商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交易而得到,而也将产生交易成本。什么是交易成本?举例,假如你是个体老板,生产产品然后销售,首先,你要搜索哪里有生产原材料和买家,产生搜索成本;由于相互不了解,你要考察原料生产商的产品质量和顾客要考察你,产生信息不对称成本;与原料厂商和顾客进行价格谈判,讨价还价,产生定价成本;双方签订合同,产生合约成本;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双方发生供货和质量问题,相互推责任,产生扯皮成本;由于违约,发生违约赔偿甚至打官司,产生违约成本;还有规避风险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产生预防成本,等等。这些成本有时很小,但有时却可能高不可攀。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许多有利可图的交易或许不能发生。以上交易成本在市场组织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它因交易主体和交易对象的不同而区别。在市场透明度高、诚信机制健全、计价容易的情况下,交易成本是较低的,反之则交易成本很高。企业存在的本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企业是个“内部市场”,企业把众多“交易主体”员工集中一个组织内,通过企业家的“权威”和内部定价工资或绩效奖来支配资源和分配利益,企业内各部门基于供、求关系而产生互动,因为有固定的供应商、完善的沟通渠道、有竞争有合作的游戏规则以及大家认同的“交易文
f化”,减少了市场交易中相互扯皮和讨价还价,促使企业内部交易高效、快捷,从而产生了比市场交易机制更高的效益而获取利润。
可以说,当企业容纳的交易主体数量众多时,意味着比市场节约的交易成本就更多,企业就更有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倾向于向外扩张和向上、下游兼并。而企业上、下游客户形成供应链一体化关系和战略合作关系,也是出于降低彼此交易成本的考虑,所以形成供应链一体化的企业群战略联盟有更大的竞争优势。
企业内也存在交易成本,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时,企业再扩张就没有意义了。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就确定在两者的边际成本相等处。
99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