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明体”的产生,沈约、谢眺、王融等
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南朝乐府民歌:《西州曲》
4、北朝文学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散文:郦道元《水经注》杨之《洛阳伽蓝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讲:建安文学
1、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建安风骨
一、“建安风骨”(汉魏风骨)的概念
“风骨”一词,刘勰最先提出并给以正面阐述,见《文心雕龙》“风骨篇”。所谓“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它与作品的
内容和情感有关;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洁、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
二、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
1、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2、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的悲剧色彩,就是“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一、曹操
(一)生平、思想
1、生平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
的养子,官至太尉。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2
f2、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另一方面,多才多艺。曹操生平著述颇丰,据清
代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后代流传的著作有十九种之多。而影响最大的,是开一代文风,鲁迅先生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二)曹操的诗
1、曹操乐府诗概述曹操诗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诗。
2、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悯时伤乱、述志抒怀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①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②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曹操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苍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之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如《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二、曹丕
1、曹丕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继曹操为魏王,随即废汉自立,世称魏文帝
2、曹丕在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
一是他的文学组织工作二是他的文学批评工作
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三是他的文学创作
邺下时期保存下来的作品颇多,诗、赋和各体文章均有佳作,与曹植各有所长。
3、曹丕诗的题材内容
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