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世纪,史学家希罗多德这样评述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影响:“权利的平等……在许多例子上证明本
f身是一件绝好的事情。因为当雅典人在僭主的统治下的时候,他们在战争中不比他们的任何邻人高明,可是一
旦他们摆脱了僭主的桎梏,他们就远远地超越了他们的邻人。”据此可知,希罗多德认克里斯提认为克里斯提
尼改革时期
A实行了多数人的统治
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
C限制了公民个人自由
D剥夺了贵族的权利
33、某一流派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其描写重点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他们美
化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与资本主义对立。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十日谈》
B《巴黎圣母院》
C《人间喜剧》
D《老人与海》
34、1823年,苏格兰学者伯克贝克在伦敦创办第一家劳动技术学校-伦敦技工所,对技术工人进行科学教育;
此后各郡也纷纷成立技工所、夜校等工人教育机构。这反映了英国
A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备
B工人地位的提高
C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D工业革命的发展
35、1964年,英国发生了严重的英镑危机,首相威尔逊调整了对美经济政策,实行贸易保护,并干预汇市,
迫使美元贬值。对此情况,美国当时采取的措施应该是
A对英国货物加征关税
B放弃金本位制度
C帮助英国获得资金援助
D中止马歇尔计划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中国最平的共同话,可远溯至三千多年前的“雅言”,它以销束音为标准音。随者改胡换代,雅言的基
础方言不断变化,如秦汉时的关中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为各代之标准音。元代后北
京话的影响逐渐增大,地位日益重要。明清时期以北京活为基础的“其问语”被称为官话””。清来变法维
新的思潮中出现了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呼声。“国语”是日本明治维新发明的共同语名称,被学者错用到汉语
中。1911年,清政府学部议决了《统一国语办法案》,“官话”退出历史舞台,旨在向士农工商普及的“国
语”正式确立。
摘编自潘佳《普通话的前世今生》驾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央确定商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语言文字工
作的三大任务,将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确定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改革开放后,中央提出
了促进语言文学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目标1982年,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1992年,明确了“大力推行,积被普及,还步提高”的推广普通活方针200年,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