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答案】A
【解析】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球表面
的空间单位。区域的客观性主要是地理差异和空间单位。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区②政治文化区③热量带④干湿区
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和青岛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答案】C
【解析】热量带、干湿区、三江平原其边界都有一定的过渡性。
读下图,回答3~5题。
3.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1
f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4.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
域的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5.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图,
2009年5月1日对外开放。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B4C5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的特征。第3题,图中反映了不同干湿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的范围不同,这体现了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第4题,不同的干湿地区,对应不同
的生产类型,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第5题,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为秦
岭、淮河一线,其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2012潍坊高二质检读下图,回答6~7题。
6.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7.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2
f【答案】6B7B【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甲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图为长江三角洲。两地因热量差异导致耕作制度及农作物品种不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