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附于绝缘外壳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说明书附图
f图
13
图
图2
图4
说明书附图:应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的规定绘制。每一幅图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图号。附图中的标记应当与说明书中所述标记一致。有多幅附图时,各幅图中的同一零部件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中不应当含有中文注释,应使用制图工具按照制图规范绘制,图形线条为黑色,图上不得着色。
f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一项实用新型应当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