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表
2016学年度第1学期思想与品德学科三年年级教师温、陈、李、赵、何、黄职称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学生学习本科课程基本情况分析(知识基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础、能力发展水平、学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学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任务和教学要求(教材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目的、教材重点、难点。各部分教材之间的相应联系等)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本册教材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温暖的家”,教学内容以家庭生活为中心,从儿童的出生、成长切入,引导学生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增进对父母的感激和爱。启发学生思考和理解长大的含义,形成对于个人和家庭的责任感。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教学内容以学校生活为中心,从伙伴关系切入,增进同学间的友情和交往能力,初步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克服困难的勇气,尊重教育者。第三单元“生活中的你、我、他”,教学扩展到社会生活,涉及到邻里、弱势群体、同龄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关注不同环境中的儿童,培养学生的爱心。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的措施(目的、做法)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填表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