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会在实践中主体地位缺失我国高校实际状况是:工会未被赋予主体资格。在隶属关系上受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工会双重领导。在行政机构关系上,工会领导干部的产生均由党组织部门考察和推荐,或者直接由党政干部兼职。工会在这种微妙关系下使得在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不是站在教职工的一方,或者代表教职工维权的意识不强烈。二、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1、育人特点。由于教育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特殊作用,尤其是广大教职工的劳动目的主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同于专门从事物质生产的产业工人,因此高校工会工作相应地有其自身的特点,要紧紧围绕培育人才中心任务来开展工作。2、机制特点。高校工会接受双重领导,即接受上级工会和同级党组织领导,以同级党组织领导为主,但并不排斥在执行上级工会决议的同时,独立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有助于把上级工会的决议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教职工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更好地投入本单位党的中心工作。3、会员文化素养高。高校工会的会员,相对于其它教育工会的会员而言,人员集中,其群体中知识分子占了绝大多数,学历高、高级职称多、文化修养高、专业业务精,理性思维强,看重自己的发展和成就。只有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充分发挥这部分人力资源的作用,这一些既是高校工会的一个有利条件和基础,但同时,也对工会工作方式、方法、实际情况的掌握程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也是一种挑战。4、教学与科研并重。新时期高校有两个目标:即培育人才和承担科研课题。从培育人才这一目标来看,教学是整个人才培育“工艺”上的关键工序。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校的科学研究研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国家的强盛、学校的发展非常重要,可以说既是我国科研战线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某些方面也代表了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地位。面对这一新情况、新课题,高校工会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是高校工会值得认真研究的现实课题。
2
f三、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对策及建议针对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所面临的形势、自身的职能,就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和建议。1、完善协调机制,改善工作环境。做好高校工会工作,首先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方面要处理好与本单位党政的关系。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支持。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