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课文《三峡》评课稿
这堂课是陆川中学附中郑巍凌老师上的,整堂课内容丰富,思路清楚,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考察,郑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经验、教学功底都是一流的,表现在备课时四处查找与“三峡”相关的文章诸如余秋雨的《三峡》、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拿来与学生分享并跟郦道元的《三峡》比较、媲美,表现在用文学欣赏性质的线索贯穿教学全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很注意提醒学生及时做好笔记以积累有用的知识,这有益于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并能考出高分。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阅读余秋雨和刘白羽的文章,感觉她的课浑然一体,像是在写一篇文章,无懈可击。
我为什么说郑巍凌老师上课像写作呢?首先老师上课的思路早已胸有成竹。导入新课后,老师从朗读入手,第一步从“韵之《三峡》”开始,提示孩子古文朗读的重要性,即要读出《三峡》的意蕴。从文章的四字短句到对偶句和四字句,无不贯穿关于停顿方面的提醒。第二步板书为“意之《三峡》”,提醒学生文字例外的绝妙意境在哪里,从实境到虚境,再到心境。第三步是“情之《三峡》”,重点放在理解作者对三峡描写中流露出来的感情。这三步曲本身切合文学欣赏的客观规律,同时也能唤起孩子的审美体验的兴趣。从这看出郑老师的文学理论功底之深厚,值得同行们效仿。这三个教学环节由浅如深,一环扣一环,步步深入,符合学生认识活动的客观规律。第四步是“梦回《三峡》”,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总结全文旨意、总结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上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重视与课文内容相关内容的联系,重视孩子知识视野的拓展与延伸,这样,他们不仅学到课内知识,也了解了三峡领域的的更多知识,如此融会贯通,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帮助孩子写好作文起到引领的作用。一节课下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具体而频繁,于是,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受到实践性很强的训练,情感、态度到价值观也地到一定程度的熏陶,是很值得听课老师们点赞的优秀课啊!第三、老师态度亲和,穿着朴实大方,师生感情融洽、配合默契饿,心理距离很小,加上教学语言简洁且讲解到位,并用手势辅助并敦促学生,在各个层面能给学生做好示范,足以大面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上,老师能跟刘白羽和余秋雨写三峡的情感进行比较,然后才告诉孩子说:郦道元写《三峡》,是根据前人的文章写成的,他压根儿就没到过三峡,这让学生恍然大悟,原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