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操作系统》实验课作业和要求
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课程组实验课教学研讨会讨论稿2012年7月第1次研讨2013年3月第2次研讨
实验一、线性表的应用:稀疏一元多项式运算器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指针和链表操作的基本功熟练掌握数组操作的基本功模块化程序设计(程序的分层结构、函数的功能和接口)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界面美观,使用方便、操作的弹性好)源程序的书写风格(缩进式,加注释,可读性要好)对程序健壮性的处理程序的调试技术训练debug方法和测试数据的选择时空效率实验学时:12学时(第123次实验)实验内容:基本功能(必做):1创建2显示3复制4求和5求差6求值7销毁8清空9修改(①插入新的结点、②删除已有结点、③修改已有结点的系数和指数)拓展功能(选做):10微分(N阶导数)11不定积分12定积分13乘法和乘方14除法15最大公约式和最小公倍式16多项式的四则运算(如“1234”)数据组织:多项式用带头结点的单链表表示用指针数组存放N个多项式的头指针
f存储结构示意图
用户操作界面:推荐用菜单驱动实验报告:实验检查和评分标准:
实验二、栈的应用
实验目的:掌握栈的后进先出特点掌握栈的表示和实现技术掌握如何运用栈的特点来构建算法实验内容(在题目16中任选1题):题目1简单的行编辑器(提高难度:实现对文本文件的编辑)题目2括号配对检验(提高难度:实现对括号优先级的检测)题目3波兰式计算(提高难度:操作数为浮点数)题目4逆波兰式计算(提高难度:操作数为浮点数)题目5中缀式计算(提高难度:操作数为浮点数)题目6迷宫求解(提高难度随机迷宫、最短路径的提取)附加题:一般表达式的计算,即在表达式中包含其他函数的运算,如253ta
si
12cos35实验学时:4学时(第4次实验课当堂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检查和评分标准:
f实验三、二叉树的运算
实验目的:掌握二叉树的递归特性掌握二叉树的常用存储结构二叉链表掌握二叉树的创建、遍历等基本运算了解递归函数的执行过程,学会编写递归程序实验内容:(在题目1、2中任选1题)题目1二叉树运算1创建二叉树2遍历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层序遍历)3二叉树的计算(二叉树的结点数、叶子数、高度、宽度等)4二叉树的处理(复制、销毁)题目2哈夫曼编码和解码1输入电文串2统计电文字符集和每种字符在电文中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