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性为
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环境危害:
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f化学品名称: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
苯
≥990
71432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
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
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
火场容器冷却,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
即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汽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
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橡
胶耐油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
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环境保护: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
泄漏处置:陆地泄漏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
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水上泄漏如没有危险,可采取行动阻止泄
f漏,立即用围油栅限制溢漏范围,从表面撇去,并警告其它船只。上述泄漏处置建议是根据该材料
最可能的泄漏情况提出的;然而,各种自然条件都可能对所采取的方案有很大影响,为此应咨询当
地专家。注意:当地法规可能对所采取的方案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