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固定剂四氧化锇(也是良好的电子染色剂)进行固定,因为锇与蛋白质结合,增强了散射电子的能力,提高了细胞结构的反差。采用一种以上固定剂的多重固定方法,如采用戊二醛和四氧化锇的双固定法,能较有效地减少细胞成分的损失。此外,固定剂溶液的浓度、pH及所用的缓冲剂类型、渗透压、固定时间和温度等对固定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r
固定操作方法通常是先将材料切成1立方毫米左右小块,浸在固定液中,保持一定温度(通常为4℃)进行一定时间的固定反应。取材操作要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以减少组织自溶作用造成的结构破坏。对某些难以固定的特殊组织,如脑、脊髓等,最好使用血管灌注方法固定,即通过血管向组织内灌注固定液,使固定液在组织发生缺氧症或解剖造成损伤之前,快速而均匀地渗透到组织的所有部分。灌注固定的效果比浸没固定好得多。r
脱水 化学固定后,将材料浸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以除去组织的游离水。为避免组织收缩,所用溶剂需从低浓度逐步提高到纯有机溶剂,逐级脱水。r
浸透 脱水之后,用适当的树脂单体与硬化剂的混合物即包埋剂,逐步替换组织块中的脱水剂,直至树脂均匀地浸透到细胞结构的一切空隙中。r
包埋 浸透之后将组织块放于模具中注入树脂单体与硬化剂等混合物,通过加热等方法使树脂聚合成坚硬的固体。用作包埋剂的树脂有甲基丙烯酸酯、聚酯和环氧树脂等。最广泛使用的是某些类型的环氧树脂,如618树脂、Epo
812、Araldite和Spurr等商品树脂。它们具有良好的维持样品特性、低收缩率和较强的耐电子轰击能力等优点。r
切片 制备超薄切片要使用特制超薄切片机(大多是根据精密机械推进或金属热膨胀推进原理制成)和特殊的切片刀(用断裂的玻璃板制成的玻璃刀或用天然金刚石研磨而成的金刚石刀)。先将树脂包埋块中含有生物材料的部分,用刀片在立体显微镜下修整成细小的金字塔形再用超薄切片机切成厚度适中(500埃左右)的超薄片,切片应依次相互联接形成切片带。切片带漂浮于装在切片机上的水槽中的水面上。r
通过装置在切片机上的解剖显微镜,监控切片过程。用荧光灯照射水面上的切片,并根据由此产生的干涉光颜色来判断切片的实际厚度。r
切片通常用敷有薄的支持膜的特制金属载网,从水面上捞取。快速冷冻固定的生物材料,可用冷冻超薄切片装置制成切片。用醛类或冷冻方法固定的组织,可通过超薄切片术与生物化学技术、免疫技术等结合使用进行超微结构水平上的蛋白质、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