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变动特点的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近年来,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同时,影响投资增长的因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变化特点经过3年治理通货膨胀的努力,199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名义值,以下无特别说明均同)从1993年的618%降至148%,1997年在惯性作用下进一步滑至88%。1998年针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新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了国债投资力度,投资有所回升;1999年由于国债发行时机没有把握好等原因,造成了投资一度滑坡,增速降到51的低谷;这个问题后来得到了重视,从2000年开始,投资增长率逐年提高,2002年达到了161%(见图1)。图11990年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变动近年来投资增长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全社会投资中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国有投资增长对全社会投资“影响力”较大,投资增长机制仍不完善。第二,投资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十分紧密。投资很大程度上成为宏观政策的调节手段,主要表现为在经济增长率过高、通货膨胀严重时减少投资抑制经济过热;在需求不足、导致经济增长率持续放缓时,增加投资防止经济过冷(见下表1)。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生特点突出,可持续性和自主增长能力不足。表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资本形成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可比增长率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以下各表如无特别说明均同。(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投资分类变动呈现以下特点:1从所有制性质上看,个体和其他经济等非国有投资已取代国有投资升至首要地位1997~1998年,启动内需主要是依靠国有投资的增长,其中1998年国有投资增长率分别高于集体、个体和其他投资增长85、82和58个百分点,国有投资增量部分占全部投资增量比重比1997年上升12个百分点,达到66。1999年以来,国有和集体投资效益下降,积极性也随之降低。1999年,二者各增长38和35,分别低于个体和其他投资约4个和15个百分点;2000年,集体投资有所回升,国有经济投资受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仅增长35,低于个体和其他经济投资87和25个百分点;2001年国有经济投资增长回升到67,与此同时,个体投资和其他投资则逐步适应经济环境,保持了稳固的上升势头,增长率从1997年的68和13提升至153和289。个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