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西市卫生医疗事业三十年发展成果回眸
定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苟启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卫生事业更是成果辉煌。定西是一个全国闻名的贫困地区,但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卫生医疗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一、改革开放初期卫生医疗工作状况回顾改革开放之前,我市各级卫生医疗人员遵循毛主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在预防、医疗各项卫生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贫贱富贵,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预防控制了大量的传染病,使大量的垂危病人转危为安,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但由于卫生医疗工作的基本条件差、人员少、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不高,在危重病抢救、疑难病诊断上存在诸多限制。当时市、县医疗单位、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都是破旧不堪的砖混结构和土木结构的平房,诊疗设备中X线诊断只有普通的X线机,做一些常规透视和拍片;检验科有普通显微镜、手动的血球计数器、试管、量杯等,只开展三大常规、血沉等检验项目;临床科室只有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手术室只有简易手术床、普通手术刀包;供应室只有高压灭菌锅等。疾病诊疗以临床诊断为主,辅助检查很少,外科能开展下腹部、上腹部手术和四肢骨折的内外固定术、截肢术。乡镇卫生院设备更为简陋,有的卫生院简单
1
f到“一个老头,三根指头,一个枕头”的状况。全市卫生资源匮乏,与社会公众的健康需求相差甚远。二、卫生医疗行业三十年的发展成果1、基础设施大为改观。30年来,定西市的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业务机构的正确领导与指导下,以构建和谐卫生、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励精图治写新篇,取得了长足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卫生工作整体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我市通过争取项目、利用国债资金、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国际援助以及自筹资金等多种渠道,加大了对卫生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对业务用房进行了改建扩建,改变了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破旧、面貌落后,群众就医环境差的问题。市、县级医院普遍修建了砖混或框架结构的门诊大楼和住院部大楼,彻底解决了群众住院难的问题;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大多修建了综合业务楼,解决了孕妇、产妇和儿童保健所需的业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