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的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优化,由学生自己设计和创办橱窗和文化墙壁,展示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各项荣誉证书。在教室悬挂《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教室外墙悬挂了图文并茂的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在走廊悬挂双语育人名言,充分挖掘隐形教育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五)强化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各科教学中,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养成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结合新颁布的《中小
f学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加强了对课间操、路队、班容班貌、卫生、课间活动、文明礼貌等各方面的检查。各项检查由值周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岗督察记载,学校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奖惩,督促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和精神风貌。在认真抓好每日常规教育中,学校坚持突出对学生进行
ff“走好路队、做好体操、护好环境、保好安全”的“四好”教育。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督促以班级为主体的教学单位,建立完善的“后进学生档案”,提倡用一颗爱心去包容和接纳落后学生,对他们在态度上充分认识,在学习上循循善诱在身心上呵护关怀。学校还实施学期末的“进步学生奖”评选工作。开展了学生十条“树人习惯”和十条“学习习惯”的活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讲文明、爱礼仪”为主要内容,力求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有进步,让文明习惯伴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大力弘扬好人好事,设立“雷锋班级”,进行“星级”班级评定。开展孝敬师长、感恩教育。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教育,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教育,等等。种种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更进一步确立了以德育为首的工作地位,强化了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素质。
(六)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f语文教学中,在抓好“国学经典”的诵读等校本课程教学的同时,每学期组织开展“国文朗诵大赛”活动;数学学科组开展了全校的数学竞赛;英语教研组的老师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级英语竞赛;全校举行了广播体操比赛;创建了学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组织各类艺术竞赛和演出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兴趣班教学,突出实验特色。学校有舞蹈、竖笛、电子琴、美术、书法、篮球、乒乓球等七个课外兴趣班,增设了低、高年级段的普通话朗诵兴趣小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努力培养学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