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标号法抗渗标号法180mm的圆台形试件从01MPa开始施加水压,每隔8小时水压增加01MPa,直至6个试件中有3个被压力水穿透,停止试验,记录此时的水压力值;通过一个简单的线性换算关系,将停止试验时的水压力值换算成一个整数,这个整数即所谓混凝土的抗渗标号;也可以认为抗渗标号法是渗透深度法的一种特例。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适合工程上评价混凝土抗渗性能,但对于科学研究,该方法获得的数据太少。22氯离子渗透试验法近年来随着新型外加剂的不断出现,混凝土的水灰比越来越小,所测试的试件越来越密实,导致水压力试验法非常费时,而且渗透深度小,计算也易导致较大误差。人们希望有一种能加快试验速度的试验方法。因此,通电增加氯离子渗透速度的试验方法为许多研究人员采用。一般而言,抗氯化物渗透性好,往往就意味着抗水及抗气体渗透性好;反之亦然。当然,它们也非完全没有差别。因为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不仅仅反映材料的致密程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不仅仅反映材料的致密程度,而且反映混凝土成分与氯离子的化学反应,最能直接反映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的化学反应,最能直接反映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直流电量法是氯离子渗透试验的代表,它也是AASHTOT277和ASTMC1202直流电量法推荐的测量混凝土渗透性的方法7,8文献9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将一个50mm厚的混凝土圆饼试件用装在两个腔室里的两个铜网制成的电极夹紧,氢氧化钠(013N)和氯化纳(重量3)溶液分别被倾倒在混凝土试样两面的腔室里,这样两种溶液被混凝土试件分隔开;然后施加60伏的直流电穿过两个表面。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电流通过混凝土的情况,持续试验时间6小时;总的电荷库仑数由电流时间函数曲线(单位是安培。秒)下的面积计算。这一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氯化物离子的负电荷将被吸引到正电极;因此,这一试验的基本原理是,氯化物离子的负电荷将被吸引到正电极;因此,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测试期间电流的传输量就是氯化物渗透混凝土的量。测试期间电流的传输量就是氯化物渗透混凝土的量。在长时间电压作用下溶液产生热量,实验数据受到干扰。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例如有的学者在盛溶液的容器中加了水泵和热交换器来减少溶
f液温升的影响10;而有的人则采用降低电压(12伏)而延长试验时间(30小时)的方法降低溶液热量11;当然,延长试验时间毕竟不是一个优良的选择,将导致混凝土龄期对渗透性的影响增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