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韩肢体惯用语的对比研究
作者:郝智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2期
摘要:惯用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迁与风俗习惯的变化后,形成了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些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语言。不同语言中的惯用语都体现着各民族不同的民族特点、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富有这些特点的惯用语有很独特的表现力。人们可以用这些惯用语把想说的话更简单明确且生动形象地传达给他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两国外语学习者正确地掌握惯用语用法,并且为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国语言、思维的特征提供有意的帮助。
关键词:惯用语;肢体‘眼’;肢体‘手’;中韩对比
作者简介:郝智(19841),汉族,籍贯:山东,博士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201
1序论
语言中惯用语包含了人类对已知事物总结和整理的智慧,惯用语通常把复杂的意义转换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在语言使用中具有较高的效率。无论哪个国家,由于人类身体的共同性,在产生语言之前,身体的部位和组织便成为传达意思的手段。语言产生之后,与身体有关的词汇和惯用语也自然而然具有一些类似性,其中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表达丰富的内心感情世界,手是人类工作的最重要工具,与眼睛和手有关的肢体惯用语是语言中较为普遍的。本文主要对中韩两国语言中惯用语的形态特征,意义特点在肢体语言惯用语中有哪些体现,以及由此演推出两国思考方式,文化背景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2惯用语的概念及特点
中韩两国对惯用语的定义大致相同,韩国国语大辞典中把惯用语定义为人们已经约定俗成使用的话,由两个或以上的单词构成,脱离单独词汇的含义,整体表达一个特殊含义的语句。中国辞海中惯用语的概念是作为完整意义单位使用的固定语句,其含义并非构成词的组合而是具有比喻意义。由此可见,中韩两国惯用语都是人们固定习惯使用的具有特殊比喻意义且不可拆分的整体。权益浩(2006)中指出韩国语惯用语的特点主要是意义上第三方的转义以及形态上的固定性,金太景(2005)中对中国惯用语特点总结为‘三音节’为主,通常具有比喻,修辞的特点。
3中韩肢体惯用语的意义比较对比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韩肢体惯用语相同部位形式,意义表达不同的情况很多,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韩两国肢体惯用语使用方式及语言背景的不同。
(一)与‘眼’有关的惯用语
眼睛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