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的集中式拓扑结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家认为星形结构的网络的可靠性较差,因为那时大规模集成电路刚刚起步,集成度还不高,若要制作出非常可靠的星形结构的网络交换机,则其费用将是很高的。而大家又认为无源器件的可靠性比有源器件的高,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采用无源总线结构的以太网确实是比较经济实用的。然而随着以太网上站点数目的增多,由接头数目增多而造成的可靠性下降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了。与此同时,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专用芯片的发展使得星形结构的集中式网络可以做得既便宜又可靠。在这种情况下,星形结构的集中式网络终于又成为以太网的首选拓扑。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老式的总线式以太网了。15、什么叫传统以太网?以太网有哪两个标准?答:由于以太网的数据率已经演进到每秒百兆比特,吉比特甚至10吉比特,因此通常就用“传统以太网”来表示最早流行的10Mbs速率的以太网。它有两种标准:
(1)1980年9月,DEC公司、因特尔公司和施乐公司联合提出了10Mbs以太网规约的第一个版本DIXV1于1982年又修改为DIXEther
etV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局域网的产品的规约,也是严格意义上的以太网的标准。
(2)1983年,IEEE8023工作组在DIXEther
etV2的基础上制定了第
7
f一个IEEE的以太网的标准,它与DIXEther
etV2只在帧格式上有很小的差别。
16、数据率为10Mbs的以太网在物理媒体上的码元传播速率是多少波特?
答: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这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标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s,因此波特率是数据率的两倍,即20M波特。
17、为什么LLC子层的标准已制定出来了但是现在却很少使用?答:由于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的局域网标准,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把数据链路层拆成了MAC和LLC两个子层,与接入到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都放到了MAC子层,而LLC子层则与传输媒体无关。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太网在局域网市场取得了垄断地位,而发展很快的因特网中的TCPIP体系经常使用DIXEther
etV2标准而不是IEEE802标准,因此IEEE802制定的LLC子层的作用已经消失。18、试说明10BASET中的“10”、“BASE”、“T”所代表的含义。答:10表示数据率是1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采用曼彻斯特编码。T表示双绞线。19、以太网使用的CSMACD协议是以争用方式接入共享信道的,这与传统的时分复用TDM相比较有缺点如何?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