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书简》读书笔记美学初行第一
序上个学期《文学理论》,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目。由于书目众多,不知道该读那本,于是经过几番打听,得知朱光潜先生《谈美》是所有书目中最薄的一本。于是在当当网上游荡一会之后就买了本《谈美书简》,收到书之后,发现这本名为《谈美书简》的小册子,并非所谓的《谈美》。索性,也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不妨碍,我且读读。
1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这是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书简》的第二篇的篇名,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不从第一篇开始写。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现在写的是关于我自己的对“美”感觉,也就是说,我对第一篇没有感觉,认为它没有“美感”。第一篇的篇名:《怎样学美学?》,涉及最多的词语是马克思,作为我们这一代的人,对马克思有种无形之中的反感。讨厌无论做什么都来一句“马克思”之类。所以就把第一章的任何感觉都一概抹去。所以在以后的几篇中,凡涉及马克思的文论,都一概不做解释。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是在文革之后所写,其中的很多东西都涉及到了马列主义,而在朱光潜先生前期的作品中很少出现那样的字眼,也许这正是“文革”对于中国大师的毒害。关于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美”的学问。人们会经常问道这样的问题:怎样才算美?美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怎样才算美?这样的问题根本无足轻重,“美”也只是一种“心”感受。美不是一个可以描述的概念,和理科的一个概念不一样,他没有办法定义。强加定义也只会把人们关在一个笼子里,他在笼子里面转来转去,也就无法发现真正的美。而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美学理论,黑格尔、康德等等,他们的美学理论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完善的,其基础也只是对于美的问题的长期思索之后找到的规律性的东西。至于美究竟是什么?他们也没有办法去解说。我们感受美,应该从现实生活还是抽象生活呢?毋庸置疑,从抽象的概念,你能感受到美吗?书中有这样的一个例子:“美是符合人类社会生活向前发展的历史规律及相应的理想的那些事物的,以及相关的自然性的必要条件,而以其相关的社会性(在阶级的社会时期主要被阶级性所规定)为因素。矛盾统一起来的内在好本质之外部形象特征,诉诸一定人们感受上的一种客观价值”
选自一学者的对美的定义这样一个概念,你能感觉到美的存在吗?如果美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也不会再美了。美是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只有能够感知的到的,才叫美。譬如说,你在路上看见一个美女(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