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方向及各个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2教育对人的潜力的发掘;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主要任务普通中学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阶段,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段。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l3~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20岁的青年,他们分别处于人生的少年期和青年期。一少年期的年龄特征与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少年期的年龄特征13~17岁,只有三四年的时间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5
f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总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二青年期的年龄特征与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高中阶段是中学期间学习负担最重的时期.也是青年体质增强的时期,学校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依然有重要的责任。
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教育目的的定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简而言之,教育目的即培养人的质量规格。二、教育目的的意义与作用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发挥以下作用实现的:1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2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3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三、教育目的的层次一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①国家的教育目的;②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③教师的教学目标。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1.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2.教育目的与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