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环境现状、成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以煤炭城市晋城为例
姓名:范建刚班级:化学112
学号:
20110701050204
一、前言
生态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整个世界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空间基础和社会经济活动基础的综合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类对于区域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以及对于自然的改造,均应维持在生态环境允许的容量之内,否则将会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增加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晋城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市之初以资源型经济为基础,凭借得天独厚的煤铁资源优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型的无序开发导致的污染问题一度严重困扰着这个新兴城市1。随着晋城市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晋城的母亲河丹河的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直接威胁着城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安全。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晋城市在山西省率先实施蓝天碧水工程,致力于在太行之巅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宜居城市2。
二、环境现状
煤炭资源型城市,是因煤炭资源的开采兴起或发展壮大,煤炭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全国118座资源型城市中山西共有11座,都是煤炭资源型城市,占山西城市的50,包括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高平、原平。其中大同、阳泉、晋城、朔州、古交、霍州、孝义、介休8座城市是典型资源型城市,山西也因此成为全国典型资源型城市最多的省份。其中,晋城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1、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加上煤炭过度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水污染煤炭开采使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下降,每挖1吨煤就损耗248吨水资源。晋城市近500眼浅层水井干枯,200余项水利工程报废,孝义市也因采煤导致114万人饮水困难。由于煤炭开采使河川径流大量渗漏,亿万年所形成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动态平衡和时空分布被打破,如大同十里河、朔州七里河、阳泉桃河、孝义兑镇河、晋城河域等,近年来地表径流急剧减少,水库存储量大幅度下降,流域灌溉系统大面积遭到破坏废弃。此外,煤炭开采还使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井下排出的矿坑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矿坑水污染着水源,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农田减产,农产品品质下降。②大气污染
f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多属二氧化硫和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