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已知p: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q:x1+x2=-5,则p是
q的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利用韦达定理转换.
解∵x1,x2是方程x2+5x-6=0的两根,
∴x1,x2的值分别为1,-6,∴x1+x2=1-6=-5.
因此选A.
说明:判断命题为假命题可以通过举反例.
例2p是q的充要条件的是
A.p:3x+2>5,q:-2x-3>-5
B.p:a>2,b<2,q:a>bC.p: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q:四边形是正方形
D.p:a≠0,q:关于x的方程ax=1有惟一解分析逐个验证命题是否等价.
解对A.p:x>1,q:x<1,所以,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对B.pq但qp,p是q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对C.pq且qp,p是q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对D.pq且qp,即pq,p是q的充要条件.选D.
说明:当a=0时,ax=0有无数个解.例3若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是B成立的充
要条件,则D是A成立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通过B、C作为桥梁联系A、D.
解∵A是B的充分条件,∴AB①∵D是C成立的必要条件,∴CD②
∵C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CB③
由①③得AC④由②④得AD.∴D是A成立的必要条件.选B.说明:要注意利用推出符号的传递性.
f例4设命题甲为:0<x<5,命题乙为x-2<3,那么甲是乙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先解不等式再判定.
解解不等式x-2<3得-1<x<5.
∵0<x<5-1<x<5,但-1<x<50<x<5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
说明:一般情况下,如果条件甲为x∈A,条件乙为x∈B.
当且仅当AB时,甲为乙的充分条件;当且仅当AB时,甲为乙的必要条件;
当且仅当A=B时,甲为乙的充要条件.
例5设A、B、C三个集合,为使AB∪C,条件AB是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可以结合图形分析.请同学们自己画图.
∴AB∪C.
但是,当B=N,C=R,A=Z时,
显然AB∪C,但AB不成立,
综上所述:“AB”“AB∪C”,而
“AB∪C”“AB”.
即“AB”是“AB∪C”的充分条件不必要.选A.
说明:画图分析时要画一般形式的图,特殊形式的图会掩盖真实情况.例6给出下列各组条件:1p:ab=0,q:a2+b2=0;2p:xy≥0,q:x+y=x+y;3p:m>0,q:方程x2-x-m=0有实根;4p:x-1>2,q:x<-1.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