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血管袢跨膜压力增高及滤过压增高,从而引起该肾小球硬化;②疾病过程中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
慢性肾炎的起病方式有哪些
f实用文档
慢性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系,根据临床资料,慢性肾炎只有15~20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其起病方式可归纳为以下5种:①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未能彻底控制,临床病症及尿蛋白持续存在,迁延1年以上,而演变为慢性肾炎。②过去确有急性肾炎综合征病史,经数周或数月疗养后,临床病症及尿异常消失,肾功能正常。经过相当长的间隔期长者可达多年以后,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或过度劳累,突然出现蛋白尿、水肿或及高血压等肾炎病症。③过去无肾炎病史,因上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出现显著水肿及大量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病症。④过去无肾炎病史,短期内出现蛋白尿,进行性高血压和或肾功能不全。⑤过去无肾炎病史,常因感染或劳累后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经短期休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如此反复发作,而无明显临床病症。
慢性肾炎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慢性肾炎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水肿、高血压、尿异常,三者可以同时并见,也可以单一或相兼出现。1水肿:水肿部位往往出现在眼睑、颜面及双下肢,一般为轻中度水肿,在慢性肾炎未引起尿毒症时很少出现胸水、腹水等。2高血压:一般为中等程度高血压,收缩压在20~227kPa左右,舒张压在127~14kPa左右,通常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后,血压可得到有效控制。3尿异常:中等程度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在2g左右,常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也是慢性肾炎尿改变情况之一,用相差显微镜检查,90以上的为变形红细胞血尿,少数为均一型红细胞血尿。除蛋白尿、血尿外,尚可有管型尿、尿量的变化、尿比重及尿渗透压的异常。
为什么慢性肾炎有顽固性持续性高血压有的慢性肾炎患者具有顽固性高血压,一般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久,那么病情越严重,预后亦不佳。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肾缺血后血中肾素含量增多,加重小动脉痉挛而引起持续性高血压症。同时因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那么进一步使血压升高。2肾脏疾患时,肾实质遭到破坏,肾组织分泌的抗升压物质减少,有人认为肾性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形成的抗升压物质即肾前列腺素减少有关,故可利用前列腺素治疗高血压,因前列腺素有很强的降压作用,又有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3全身小动脉痉挛硬化:肾性高血压持续时间较久后,可出现全身小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