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甲地
A水源丰富
B光照充足
C蒸发较少
D土层较厚
【答案】4D5A6C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圈的最底层,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下图示意l907
年南极布伦特冰架上的哈雷站位置(下左图)和19571993年哈雷站1月和7月低层大气平均气温随
高度变化(下右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
f71月份,哈雷站对流层上界高度约为
A15km
B85km
C125km
D225km
8a月,高度15km以下气温垂直变化的原因是哈宙站所在地
A大气削弱太阳辐射
B冰面强烈辐射冷却
C冰架融化消耗热量
D冰面反射太阳辐射
【答案】7B8B
某科考队考察中央谷地及其附近区域,考察发现:中央谷地年降水量不足1mm;地势南高北低,
高差较大;周围岩石性质差异明显。下图示意中央谷地所在区域及沿ab两地地形剖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科考队员发现图中海岸山脉西部沿海地区大气能见度常年较低,推测其形成原因为该地区
A常年高温多雨,水汽较充足
B荒漠广布,沙尘暴多发
C沿岸寒流流经,水汽易凝结
D工业发达,雾和霾严重
10中央谷地沙丘数量较少,可能因为该区域
A南北高差大,长期处侵蚀环境
B谷地较狭窄,沉积物分选性好
C两风强劲,搬运走沙质沉积物
D河流落差小,搬运来的泥沙少
11P地与M地农业发展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分别是
3
fA雨水湖泊水
B积雪融水地下水
C雾水地下水
D冰川融水河流水
【答案】9C10A11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一必考题:共135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末次冰盛期(末次冰期的全盛时期)是地质历史时期最近的一个极端寒冷期。在末次冰盛期内,
受季风环流变化的影响,中国大陆自然带位置与现夸差异较大,同一个古人类遗址内石器制品数量减
少。下图示意末次冰盛期中国大陆自然带分布。
(1)与现今相比,指出末次冰盛期中国东部季风区大陆自然带位置特点。(2)分析末次冰盛期以来中国大陆以东海岸线变化的原因。(3)研究表明,造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成为温带草原带的重要原因是夏季风弱。请从下垫面性质和海陆位置的角度分析现今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末次冰盛期夏季风弱的原因。(4)自然带的变化影响食物的获取进而影响文明的演进。大地湾石器遗址在束次冰盛期石器制品数量明显减少,试分析其地理原因。【答案】(1)位置偏东、偏南(2)气温升高,大量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海岸线后退。(3)末次冰盛期亚欧大陆雪线降低,冰川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