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f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汝华正直敢言。他弹劾郑洛不称职、怕敌人而留祸害,以及将领侵占军需物质;他上奏议论江西潘相不遵守朝廷命令。B.李汝华反对弊政。他反对福王不当做法;有使者到处骚扰,有官员致人死亡,他请求惩处,朝廷没有接纳他的意见。C.李汝华关心边防。辽东发生战事,他请求发放军饷,并积极筹措钱财,但是有些官员施政不当,战事不断,导致辽东军饷无法解决。D.李汝华为政务实。他勤奋、机敏,在朝中没有秘党;他长期在户部任职,对国家财政、边防储备,以及盐业、漕运等都尽心尽力。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5分)(2)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5分)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暂留一半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答案】
11.C【解析】“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12.B【解析】“他请求惩处”与原文不符。13.(1)福王要庄田四万顷,皇帝下诏书多次催促,不能达到定额。(得分点:屡、趣、及,各1分,句意2分)
(2)管财政的大臣没有办法,就采取了所有小遵守礼法的办法,苛刻地向百姓搜刮。(得分点:如何、苟且、苛敛,各1分,句意2分)
参考泽文:
f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授任兖州推官。调任工科给事中,曾经弹劾兵部尚书郑洛不称职。到李汝华出京检查甘肃的边防事务,郑洛正在经营西部的事情,主张军事上议和。李汝华上奏疏说郑洛怕敌人,留下祸患,并且弹劾各将吏侵吞军用物资,又请求尽数开垦甘肃闲置的田地。回到朝廷,历任吏科都给事中,纠举揭发了很多事。任江西巡抚。皇帝下诏各地税务全部由有关官员统领,把其中的一半交给税监,进入内府,一半交给户部。只有江西潘相命令有关官员全部由自己交送。李汝华极力论述潘相违背皇帝命令。
李汝华代理吏部事务。京城周围、陕西发生大饥荒,李汝华请求救济,都没有得到批复。辽东发生战事,突然增加军饷三百万。李汝华多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