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服。
除I~IV类基础油之外的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统称V类基础油。
二、国内基础油分类标准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建立于1983年,为适应调制高档润滑油的需要,1995年对原标准进行了修订,执行润滑油基础油分类方法
和规格标QSHR00195,详见表2。这种分类方法与国际上的分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类别
粘度指数VI
超高粘度指数
VI≥140
很高粘度指数
120≤VI<140
高粘度指数
90≤VI<120
中粘度指数
10≤VI<90
低粘度指数
VI<40
三、中石油基础油分类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f本标准适用于石油馏分经溶剂精制、白土补充精制或加氢补充精制工艺生产出的基础油及经加氢(包括全加氢或混合加氢及异
构脱蜡等)工艺生产的基础油。
2、分类
21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通用润滑油基础油按饱和烃含量和黏度指数的高低分三类共七个品种,其中I类分为MVI、HVI、HVIS、HVIW四个品种,II类分为HVIH、
HVIP两个品种,III类只设VHVI一个品种。详见表I。
表I通用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项目
饱和烃,粘度指数
MVI9080≤VI<95
黏度等级运动黏度40°
Cms
150280<340
200350<420
I
HVI、HVIS、HVIW
HVIH
90
≥90
95≤VI<120
80≤VI<110
I类基础油黏度牌号
300
400
500
600
II
650
HVIP≥90110≤VI<120
750
90BS
500<620740<900900<110110<120120<135135<160
IIIVHVI≥90≥120
120BS
150BS
运动黏度100°C,ms
黏度等级运动黏度100°C,ms
II、III类基础油黏度牌号
2
4
5
6
8
10
12
14
150<
550<
130<
350<450450<550
750<900900<110110<130
250
650
150
170<220<280280<340
220
16150<
170
20170<
220
26220<
280
30280<
340
f22黏度等级牌号的划分本标准中I类基础油黏度等级牌号按赛氏通用黏度来划分,其数值为某黏度等级基础油运动所对应的赛氏通用黏度整数的近似
值。黏度等级以40°赛氏通用黏度秒(s)表示的牌号有150、200、300、400、500、600、750;黏度等级以100°C赛氏通用黏度秒(s)表示的牌号有90BS、120BS、150BS。本标准中II、III类基础油黏度等级以100°C运动黏度中心值来表示。具体黏度牌号见表2。表2通用润滑油基础油黏度牌号
23黏度等级牌号的划分“VI”表示“粘度指数”;“MVI”表示“中粘度指数I类基础油”“HVI”表示“高粘度指数I类基础油”“HVIS”表示“高粘度指数深度精制I类基础油”“HVIW”表示“高粘度指数低凝I类基础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