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
3苏联:1922-1991年,指的是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
称,1991年苏联解体。
(4)俄罗斯:1991现今
一列宁时期的探索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⑵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
济⑶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2、实施1921年开始实施
3、内容⑴农业方面:取消余粮收集制。⑵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
型企业。⑶贸易方面:恢复自由贸易。
f4、成效⑴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⑵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政治上: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最初加入4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1、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新”在: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思考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二斯大林时期的探索1经济上: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⑴实施第一、二个五年计划⑵重点:进行重工业的建设,进行农业集体化建设政治上:1936年,通过新宪法★如何评价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的积极作用。★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2、背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3、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4、评价:(有何利与弊?)⑴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挥了重要作用⑵但这一模式也具有严重的弊端: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苏联先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我国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你从中获得哪些历史启迪?历史启迪:⑴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⑵要从实际国情出发,实事求是3保证农业、轻工业、重工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