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出,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屹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上跃过,已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闾,皆触斧裂矣。乃厚赠遣之。
f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缒不能动。《庄子》曰:“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①此句为作品原有内容。庖丁“解牛”是说透彻把握牛之筋节骨肉等内在结构,才能游刃有余。轮扁“斫轮”是说斫轮奥秘难以传授,需要在实践中领悟。8.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①无他,惟.手熟尔________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③老翁手.一短柄斧________④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________
9.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每句划一处。(1)吾射不亦精乎(2)乃遣吏持币往
10.翻译下列句子。(1)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11.你从两文中两位老翁身上分别获得怎样的教益?12.简要说明两文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及其作用。
八、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无人捡拾的柴禾(蒋殊)①一到秋天,一见落叶,柴禾就映现在脑子里。②柴禾点燃,升起一团火焰,让人在温暖中无限欢喜。火焰之上,是满满一铁锅沸腾的小米粥,依次放入南瓜、红薯、豆角、面条,然后是盐,起锅前再烹些葱蒜。一锅和子饭,便洋溢在冬日的夜里。吱呀一声,将漆黑与寒冷关在门外。一家几代围在燃着柴禾的灶台边,就着明明灭灭的火焰,吃饭,闲话,间或孩子央大人说些故事。③柴禾像小山,整齐地码在不住人的窑洞里,有些就堆靠在院中墙边。小山般的柴禾安放在眼前,踏实了整个冬天。
f④秋叶落下,秋假来临。刚刚放学的孩子,进门扔下书包便三个一群,两个一伙,一人一只箩头撒丫跑进大大小小的树林里。一时间,满沟满岭撒满了孩子。他们不再俏皮,顾不得淘气,仔细拨开厚厚薄薄的枯叶,拨拉出一根根行走到生命极限的枯枝。秋日的假期,孩子们最累,要帮家里收秋,更要完成学校的任务拣柴禾。学校会按年级给每个学生分配,谁五斤,谁十斤,一杆秤公平地不偏不倚。冬日的教室只有极少的煤,要保暖,就得自己动手,依赖一摞摞柴禾熬过漫长冬季。
⑤在拣柴禾的问题上,孩子们从不偷懒应对。在完成任务之前,连睡个懒觉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