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⑴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⑵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⑶能够联系实际,描述秋天景象,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4)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本课各段的中心句和。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视频播放,清晰地呈现秋天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之情。(2)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动态呈现生词,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对知识进行回顾。(3)教师指导学生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4)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互评和自评,纠正错误,提高学习质量。(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通过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意境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
第1页
f的热爱之情。(2)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激发大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意识,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4)通过教师的提示和启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内容:具体描述了秋雨的特征,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2.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4、创新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来改善教学环境,增强教学效果。三、教学对象分析1、学生特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反应灵活,活泼好动,对学习新鲜事物有很大积极性。2、学法指导:对小学生而言,一个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加深他们对内容的理解。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运用
第2页
f了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朗读竞赛等手段,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精力集中的进行学习。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对小学生进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启发引导、相互讨论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调控,帮助学生整理并完整表达个人的思想;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中对相互启发,开阔视野,加深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培养其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教学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