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生维系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联系着一个社会,校园安全,心系千万家。校园若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就谈不上和谐的校园,也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应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牢固树立安全理念,防患于未然,把安全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细微处做起,落到实处,防微杜渐。安全是创建和谐学校的第一要务。近年来,学校建立健全、完善安全责任制,形成强有力的责任体系,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和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方案,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预警机
f制和安全事故应急制度;教师有安全责任书,班上有安全制度,学生人人有安全守则。通过朝会、广播、板报、集会、小报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层层落实,层层把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全,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三、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题多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观念长期未得到转变,仍然把学生成绩的好坏当成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看成评价教师、评价学校的好坏的尺度。这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现代教育的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应广泛引导家长和学生,着眼于发展、着眼于未来,转变人才观,使每位学生在宽松的环境和愉快的心境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起好表率作用,对待学生,要象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认真做到“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其扬起奋进的风帆;当学生失去信心时,鼓励其点燃自信的火焰;当学生苦恼时,用温暖滋润其心田;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提醒学生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学生的成长,除了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身心要健康发展,这是实现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学生协调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才有意义,才能办出社会支持、家长满意的学校,持久的和谐学校才能呈现于眼前。四、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导向近年来,我校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把校园作为先进思想教育的窗口和阵地,做到环境育人,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