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服务、减少康复的延迟和资源的浪费。它主要是针对ICD码对应的病种或某种手术使用标准化的、综合多学科的过程来调整医疗行为,对病人的诊断,包括多种检查、治疗及护理要依据预先指定的基于时间或治疗结果的流程表顺序进行,在规定的时间、预算的费用内达到预定的治疗结果。临床路径的内容:包括预期结果、评估、多学科的服务措施、病人与其家人的相关教育、会诊、营养、用药、活动、检验与检查、治疗和出院计划以及变异的记录等内容。二、总体目标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三、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院长和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分别担
f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专家任成员
主任:副主任: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2、成立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
组长:副组长: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3、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护理、临床药学、医院感染科、临床检验科、麻醉科、影像学科、财务、信息、病案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成员。
主任:副主任:组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秘书:4、各临床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5、工作职责(1)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职责:①制订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②协调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③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的病种;④审核临床路径文本;⑤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
f⑥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2)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职责:
①对临床路径的开发、实施进行技术指导;②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③督查工作进展情况,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3)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职责:①制订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实施方案;②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