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夫当关万夫莫开(3)风急天高猿啸哀(每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不得分)13.(6分)评分要点:符合原诗意思(4分),符合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如有节奏、能押韵等)(2分)14.(6分)评分要点:对比点明确(1分),结合经典名著内容(2分),比较分析人物的异或同(3分)。可跨组选人物加以比较。15.(40分)评分要点:(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经典名著内容使用恰当。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我们越地多高山,沿溪多种植美竹,常随崖壁伸展,上下茂密亘,纵目远望,无边无际,我常常喜欢欣赏这样的景观。那些散布生长在门庭里巷、篱笆园圃中的竹子,即使园圃成片相连,(我)也总觉得狭窄窘迫不够广阔茂密,不值得游观。而我北上渡淮水,询问那里的人,(他们)竟然不知道有竹。又来到京师,则各个名园都以竹为珍宝争着种植,(然而也仅是)无精打采的几根而已。朱晋甫书斋后有特别茂盛的两丛竹子,我多次在竹下饮酒,总是流连不愿离去。于是自笑物以稀为贵,竹在越地不被视为宝却被燕地视为宝贝,本就如此吧。但我从前所欣赏的,一定是深山间的广袤竹林,纵横广阔到能怀抱高山溪流,必欣赏这样的美景而后方得满足。现在晋甫仅有数百竿就已经拥有了最美的竹景,我也能随他而骋一睹之快。
f过了不久,晋甫就在丛竹间辟一空地修建了亭子,借宋人之语命名它为“也足”。(晋甫)对我说:“我每天在竹林的也足亭中,随意舒展、闲适而坐,竹林的荫凉让身体得以满足;于清幽寂静中聆听,风吹竹叶簌簌有声,我的耳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美好的夜晚,月光倾泻,竹叶疏朗的影子交错重叠,映照于墙壁之上,层叠如画,我的眼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双耳清净,双目顿明,轻松舒爽,完全忘却了自身,此中乐趣使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受到不可言传之妙。时有客来,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物我两忘,客与我都感到满足。而且您对此美景也颇为喜好,请一定给我写下这一切。”我说:“您的话很接近于“道”了,懂得“道”的人能享受外物所带来的乐趣,而不被外物所拘囿,内心知足,恐怕到哪里都会深感满足!”
现在那些奇丽的山水,幽静的密林,这是隐逸者所欣赏并借此傲视那些追名逐利之徒的。晋甫摆脱了世俗艳丽的喜好,寄情于诗书,身处喧嚣嘈杂的名利场而有享受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他与竹子应该是相投合的。至于那些追求超凡脱俗而又能摆脱固执拘泥,寄情外物又不被羁,将那数竿竹子,视同茂密竹林一般而深感满足的人,就是我所说的接r